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SC2008]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治疗

作者:  朱俊   日期:2008/6/6 18:5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心律失常的所谓“恶性”,是因其已经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而危及生命。主要是指室性心律失常,如持续室速,室颤和某些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非持续室速等。

心律失常的所谓“恶性”,是因其已经造成或极有可能造成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而危及生命。主要是指室性心律失常,如持续室速,室颤和某些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非持续室速等。

处理恶性心律失常是急诊医生的一个重要任务。近年来有关心律失常处理的观点有很大进展,集中体现了要提高临床处理的“效率”。

急诊治疗的策略现在已经十分清楚。原发病和诱因的治疗必须给与强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严重心力衰竭伴发的室颤或室速,随着心肌再灌注的建立和心功能的好转,心律失常也能够得到控制。某些诱因也可直接导致心律失常,如低血钾或抗心律失常药物造成的扭转性室速等,应该给予纠正。恶性心律失常都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虽然可以采取措施终止,但为了减少或预防再次发作,必须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处理原发病和诱因。

对恶性心律失常本身,终止发作往往是最紧急而且必须的步骤。有时原发病不能很快得到诊断或处理,心律失常已经造成非常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如室颤或无脉搏室速。为适应这种紧急情况,近年来的处理思路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这在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体现得十分充分。这份指南给人的印象就是特别突出效率,并不拘泥于清晰的诊断,完美的程序,而是强调“快”。只要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就要立即考虑是否可以电复律,甚至不需要完全弄清诊断;将CPR和除颤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其他一切措施都要为其让路;对任何心律失常首要的评价是血流动力学状态的评价,而不是心律失常的类型;把室颤和无脉搏室速的电复律由过去的逐渐增加电量连续3次改为最高电量1次;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包括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放在了第二的位置上,而且不再具体规定给药的时机,只要有机会且不干扰心肺复苏和除颤,何时给药都行。这些思路的改变,虽然没有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但取得了专家共识。

药物在恶性心律失常中抢救中的位置变得更准确了。除颤不成功的室颤或无脉搏的室速,继肾上腺素后,应首选胺碘酮。虽然有些临床试验否定了利多卡因的疗效,但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考虑到利多卡因为医生所熟悉,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决定仍然作为一个可选药物放在胺碘酮之后,在没有胺碘酮或有禁忌时使用。镁剂曾经也作为治疗室颤和无脉搏室速的一个可选药物,但近年来有些文献没有证实其作用,因此在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取消了镁剂的这个适应症,只作为扭转性室速的药物使用。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也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但药物是可以作为首选的。在对这种心律失常的处理中,也体现了效率原则: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12导联心电图,食管心电图)来进行鉴别诊断,诊断清楚,对症下葯当然好。如果鉴别有困难,就以“宽QRS心动过速”为诊断进行处理,可以直接给与药物(顺序是胺碘酮,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也可直接电复律。

在多形室速的处理中,十分强调鉴别有无QT延长。这是因为伴有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的处理与其他多形室速的处理十分不同。对获得性长QT除了注意有无低钾低镁,是否有心动过缓,近年来给与十分重视的事是停用可致长QT的药物。这些药物已经远远不止是抗心律失常药,越来越长的目录中几乎包括了各个系统的治疗用药,如大环内酯抗菌素,抗组织胺制剂,消化系统用药西沙必利等等。

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紧急的,因此也要求我们提高抢救速度,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心律失常朱俊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