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全国干细胞治疗终末期心脏病会议期间,同时举行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学家论坛,8位青年学者从基础研究到应用领域介绍了他们所在课题小组的最新研究结果,这些课题大多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者科技部、各省重点基金的资助,能够比较好地反映我国心血管研究领域干细胞研究现状,来自各地十余位专家受邀和青年学者一起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其中5位青年专家关注的仍旧是临床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心肌梗死(AMI),近三年来许多大规模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显示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其具体机制和临床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也比较多。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祁春梅医生应用核磁共振(MR)观察磁探针标记的等量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MR-MNCs)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 (MR-MSCs)治疗家猪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BM-MNCs和MSCs是目前心肌梗死干细胞治疗最常使用的两种细胞,而利用细胞标记追踪技术可以很好地评价细胞存活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之一。在该小组的研究中,MR显像示MR-MSCs组、MR-MNCs组均见呈低信号的标记细胞归巢至呈高信号的梗死心肌区周边或梗死心肌内。与术前相比,8周后MR测定梗死心肌面积在标记细胞移植组均明显缩小(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显著提高,但MR-MSCs组LVEF改善程度优于MR-MNCs组(16.18%±1.21% vs 10.86%±3.04%,P﹤0.05)。普鲁士兰染色证实标记细胞分布与MR所见低信号区分布基本一致。
MR-MSCs及MR-MNCs可在体分化成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的心肌样细胞,延缓心室重构,缩小梗死心肌面积,改善整体心室收缩功能,且MR-MSCs对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MR-MNCs。其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姚康和黄榕翀医生分别报告了该课题组的临床研究结果,他们主要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骨髓移植最佳时间和最佳受试人群进行了相关研究。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后伴发左室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远期心力衰竭,他们可能从细胞移植中获益更多,但是左室功能改善幅度通常不大,可能与一次移植细胞数量少且生存时间短有关,因此他们应用骨髓单个核细胞对大面积的心肌梗死患者反复进行经冠脉内方法移植,探讨二次移植的可行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单次移植组和二次移植组LVEFF变化值均显著升高(p=0.003),而二次移植组较单次移植组变化更为显著(p<0.001)。同时,MRI显示二次移植组梗死心肌面积、SPECT显示心肌灌注面积改善幅度均优于其他两组(p<0.001)。而在对于最佳移植时间的临床小规模随机研究中,共入选104名AMI患者,随机分为PCI后即刻移植组(A组)、PCI术后3-7天移植组(B组)、PCI术后7-30天移植组(C组)和对照组,随访12个月,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C组相比,A、B两组患者接受细胞移植后12个月时LVEF、LVESd以及心肌灌注面积均显著提高,但A组和B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心脏功能和左室重构改善未见明显差别,而C组与对照组相比亦未见明显差别。考虑到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A组患者相对花费更少且住院时间更短。
因此,他们认为PCI术后即刻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能是移植理想时间,该时间移植花费更少且更方便。辽宁省人民医院的于乐医生则对移植人群的年龄与移植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以上几位医生不同,他们研究的是外周血干细胞,在该小组之前的研究中已经证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有效,但是由于适用人群不明确,此次于医生代表报告了G-CSF对老年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结果发现,老年与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经G-CSF动员后, 二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与CD34+ 数量均基本相似,白细胞数量与CD34+ 数量呈正相关, 且变化曲线高峰出现在动员后第5 天或第6 天,因此他们认为G-CSF动员治疗适用于不同年龄的AMI患者。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基础研究方面,来自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阿迪拉•阿扎提医生使用可降解材料生物蛋白胶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移植到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她将制作好的VEGF胶和空白胶相应的移植到非心梗和心梗(即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左室梗死)的大鼠模型,观察4周。结果显示,VEGF胶组在非心梗和心梗大鼠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空白胶组(P<0.001=,而且心梗大鼠在VEGF胶附近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间隔区(P<0.01=。微小血管密度无论在非心梗(P=0.6220)和心梗组(P=0.1317)大鼠的VEGF胶组和空白胶组无显著性差异。大血管密度和动脉无论在非心梗(P=0.0583)和心梗组(P=0.2469)大鼠的VEGF胶组和空白胶组无显著性差异。经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在心梗组(P=0.2482)VEGF胶组中 LVDs和LVDd有增高的趋势,但与空白胶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831),可能与样本数量较少有关。非心梗组(P=0.2479)中无统计学差异。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未发现血管异常增生和血管畸形。因此,她认为纤维蛋白胶作为传递血管再生因子到心肌的介质是可行的。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卓文玉医生介绍了他们有关骨髓间质干细胞改善肥大心肌细胞的机制研究结果。他们将体外培养的Wistar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测定心肌细胞核因子NF-κB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PPARγ、PPARα的活性及心肌细胞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发现,AngⅡ刺激乳鼠心肌细胞NF-κB活性增强,抑制PPARα和PPARγ活性减弱,增加心肌细胞内FFA蓄积(P<0.01);MSCs干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及心肌细胞内FFA含量较AngⅡ作用组显著降低(P<0.01和P<0.01)而PPARα和PPARγ活性增强(P <0.05和P<0.01)。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肥大心肌细胞的脂肪酸代谢,这可能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心功能作用机制之一,NF-κB及PPARs可能是其作用的信号通路之一。
目前有关扩张型心肌病研究不多,但前期已有的几个小组报告的临床研究结果结论不一致。此次会议期间,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张昕医生报告了相关的基础研究结果,他们应用心肌内移植内皮祖细胞和注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不同方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大鼠,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改变,并评价了血管新生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大鼠心脏功能,考虑与细胞移植或者细胞因子注射增加了局部血管新生有一定关系。
此外,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余细勇教授还介绍了非接触共培养诱导MSC获取组织工程瓣膜种子细胞的研究结果。他们采用半透膜间隔培养方法模拟瓣膜细胞成分微环境使hMSC向内皮细胞和瓣膜间质细胞分化,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瓣膜间质细胞标志α-SMA等的表达,以及内皮细胞、瓣膜间质细胞分泌能力eNOS、CollagenⅠ和Collagen Ⅲ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 hMSC-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EC,hMSC-EC)共培养组第8天时可见到大部分骨髓间充质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变成类内皮细胞形态,第14天时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样改变。免疫组化鉴定:对照组hMSC免疫组化染色CD31 (-);共培养组hMSC(hMSC -EC)免疫组化染色CD31 (+)。RT-PCR结果:对照组hMSC eNOS(-),共培养组hMSC eNOS (+)。2. hMSC-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hMSC-FB)共培养14天后,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仍呈长梭形,但胞浆明显增多。免疫组化鉴定:对照组hMSC免疫组化染色α-SMA (-),fibronectin(+);hMSC-FB 共培养组部分hMSC免疫组化染色α-SMA (+),fibronectin(++)。RT-PCR结果:对照组hMSC CollagenⅠ、Collagen Ⅲ(-),共培养组hMSC CollagenⅠ、Collagen Ⅲ(+)。hMSC非接触共培养诱导分化后进行胰酶消化传代,细胞生长情况良好,3天可传代,传代后细胞免疫组化染色、RT-PCR结果无明显变化。因此,他们认为hMSC在体外采用非接触共培养方式能够成功诱导分化成为组织工程瓣膜种子细胞,在基因水平、蛋白水平均具有瓣膜细胞成分的明显特征。
谢鸿发教授、葛均波教授、王建安教授、徐标教授等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以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近年来我国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确实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国内外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文章,但是尚缺乏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对于相关机制研究不足,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研究前景极为广阔,我们还需要在深度上加以重视,加强交流与合作,争取更多有意义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发表。
no fax payday loan in georgia